查看原文
其他

精彩一课,精彩一刻!

积极向上的 重庆师范大学 2023-09-05


第三届统编历史教材

“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


我校学子喜获佳绩


指导教师与学生合影

 4月14日—17日,由教育部中小学(中职)历史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承办的第三届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成功举行,我校历史与社会学院2020级本科生蒲宝玲、谭江阳同学分别斩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陈春梅、孙继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蒲宝玲:脚踏实地,逐梦高远


第三届统编历史教材

“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

蒲宝玲

历史与社会学院

2020级历史(师范)专业


这并非蒲宝玲第一次接触教学类比赛。她在大一大二就多次以“学生”的角色参与到学长学姐的试讲中,给他们提供听课的反馈和建议,也因此获得了和他们交流比赛经验的机会。

早在初中就生根的教师梦,在榜样的催化下渐渐发芽,所以蒲宝玲毫不犹豫地抓住了这次机会。她希望通过这类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为日后的教学实战夯实基础。

● ●  蒲宝玲实习讲课 ● ● ●

此次比赛分为院内初赛和全国决赛两个阶段。院内初赛进行了两轮筛选,从六十多人到二十人再到最后选出两人参加全国决赛,蒲宝玲逐渐适应比赛的强度和节奏,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全国决赛的要求当然比院内初赛更高,决赛的赛制规定参赛者需要备好初中七年级教材中的13节课程,在正赛前两天抽签决定讲课内容。面对由历史学科教材研究领域资深教授组成的评委团,蒲宝玲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大三下的实习接踵而至,她不得不开启白天教学、晚上学习的连轴模式。但与其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蒲宝玲坦言,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她也会产生极度焦虑的情绪,但她并没有停下,而是用行动驱除心中的不安,弥补自身的不足,丰富的教学实践和强大的知识储备也为她最后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蒲宝玲与老师讨论 ● ● ●

抽签和比赛只相隔一天,有很多细节问题来不及修改,甚至在临到赛前她才发现课件出现了乱序的问题,她想要补救这一漏洞,但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已经提交的课件不允许修改,这对蒲宝玲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但好在她抽签抽到最后一个顺序上场,还有解决危机的机会。蒲宝玲迫使自己冷静下来,利用后发优势,在只有纸质资料的候赛室一口气写了四千多字的文字稿,尽量做好课件和讲稿的衔接。在上台后,蒲宝玲利用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赛前反复的练习呈现了一堂精彩的课程,又凭借强大的台风给评委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一举拔得头筹。

细节就是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回过头来复盘这次比赛,在备课时,大到内容的选择、理论的摘取,小到一个动作、一个词,蒲宝玲都反复考量,多次尝试。因为她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想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和创新,所以对自己要求颇高。她希望自己能不断学习,增长新知识,并用更加清晰明了的形式将知识点传递给学生。

● ●  右三为蒲宝玲 ● ● ●

如果说对学科知识的精益求精是她成功的基础,那么精彩的课堂氛围必然也是她摘桂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蒲宝玲提到,她格外注重练习自己的台风,小到家庭会议的主持,大到演讲比赛,只要有当众讲话的机会她都会勇敢尝试。因此她也鼓励学弟学妹们敢于输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地开口,不断地练习,享受站在台上的时光。

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还有他人的帮助和陪伴。学院的老师们给予了她许多的帮助。比如纠正知识性错误的专业课老师、帮忙打磨语言和PPT格式的教学法陈春梅老师、分享比赛经验的沈双一老师……学院是她坚实的后盾,也让她充满力量。还有本次比赛的另一位参赛者谭江阳,他们互相鼓励、资源共享,模拟对方授课的学生及评委,相互试课、点评,取长补短,也以不断进步的姿态撑过艰难的赛前准备阶段。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承载着蒲宝玲教师梦的帆船已经启航,相信不久的将来她就会抵达梦的彼岸,在她的领域散发继续散发光芒。



谭江阳:行远自迩,笃行不息


第三届统编历史教材

“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二等奖

谭江阳

历史与社会学院

2020级历史(师范)专业


从去年9月28日至今年4月17日,历时201天的努力,无论是备课还是磨课,谭江阳都做足了准备。

备课阶段,从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到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和交通”,他尽心设计每一课的课件。分析课标、研读教材、探讨学情,他总是在思考:“怎样把这个课上得有趣,怎样把课堂氛围弄得轻松。”每一课他都费尽心思钻研。在此期间,他还不断查阅资料,补充大量关于唐史、宋史方面和教学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力求夯实基础。

磨课阶段,他不断调整心态,磨砺意志。“磨课之所以称为磨课,是因为它真正在磨你的性子,在磨你的脾气,在磨你授课的语言语态。”对于谭江阳来说,磨课的环节可以说是最痛苦的一个环节,他需要到老师面前进行试讲,试讲不通过就会被全盘推翻。谭江阳在准备第二课时,就因准备不充分而被老师指出大量问题,一切都得重新来过。在遭遇挫折之后,他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十分积极地反思,听取老师意见,仔细思考研究,迅速对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做出了调整。

● ●  谭江阳赛前备课 ● ● ●

“我们处于20 岁左右的青春年纪,正是该闯该拼的时候,要是现在就选择躺平了,那到什么时候才开始拼搏呢?”正因为不断和自己“较劲”,大胆尝试,精益求精,他锻炼出了强大的心理素质。

“我觉得在此次比赛中,我的命运还是比较曲折的。”这一曲折,体现在他比赛前一晚的抽场次环节,抽了两次,两次都是第一组。作为第一个上场的他,赛前准备的时间短,连备课室的椅子都还没有坐热就得上场,压力巨大可想而知。而得益于此前积极参加各项比赛,积攒了充足经验,他在比赛期间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抗压能力,不怯场,不过度紧张,以自信从容的面貌去积极应对。

功夫不负有心人,除了二等奖的荣誉,对他而言更大的收获是在此期间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感悟加深了。

●  ●  老师给予指导意见 ● ● ●

这次赛课,老师们身体力行地为他做出的非常优秀的示范,让他切实感悟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责任。在大赛前一天晚上,为弥补他讲课时长不足的问题,他的指导老师陈春梅帮他查找能够切题的元曲视频,指导他修改课件,陪伴他通宵备课,不辞辛劳;在酒店与赛场大概 20 分钟左右的车程中,另一位指导老师孙继一直在大巴上帮他顺稿子,顺语言。

“教育就是要落实这种立德树人的理念。在实习期间,我在很多学生的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的老师帮助我,我去教育我的学生,这无疑是一种责任的传递。”谈到自己的梦想时,他充满斗志,“只要我比其他人更加坚定、勇敢,那我一定会发光!”他的人生态度就是要敢拼敢闯,不断精进。

在成长的过程中,谭江阳从容且豁达,他保持那份对历史学科赤诚的热爱,不懈拼搏。“学无涯而知也无涯。”他说,“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我要怀一颗敬畏之心不断学习探索。”带着这一份信念,谭江阳表示自己将朝着目标不懈进发。



指导教师:陈春梅、孙继

惟宏隆德,情系教育


陈春梅老师有着各类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指导经验,今年已经是她第三次带队参加统编历史教材“精彩一课”全国教学大赛了。作为教学法老师,陈老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教学创新能力。备赛过程中,陈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经验,引导蒲宝玲与谭江阳自主创新课程设计,帮助他们打磨PPT、精简课堂语言,力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最佳的课堂效果。

此次比赛能够获得佳绩离不开“以赛带训”的长效机制——让参赛学生走进课堂,通过低年级学生的反馈和“模拟课堂”的搭建来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具体则是由大一年级的学生组成两个五到六人的小团队,负责收集、整合课件制作所需的大量材料。同时,低年级的同学还扮演着课堂上倾听、互动的学生,并在课后给予蒲宝玲与谭江阳听课反馈,以便他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个别同学的优秀代表不了什么,我们希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陈老师说到。“以赛带训”的机制正是希望能够在赛课中打磨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在低年级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向上的种子。

一位优秀的选手需要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优势呢?陈春梅老师认为,出色的公众演讲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新颖的教学设计是选手想要脱颖而出的关键。“除了花时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良师益友的陪伴下,沉下心来积蓄力量,相信时间会给予同学们应有的收获。

● ●  赛前试课指导 ● ● ●

孙继老师作为学生此次比赛的专业指导老师,在比赛准备前期,他会亲自和参赛同学一起在网络和专业书籍上找素材,商讨素材的可用性。在PPT讲稿初步形成的时候,孙继会耐心地和学生一起逐字逐句地对内容进行修正和优化。

在距离比赛一个月时,孙继就和其他负责老师们开始在星期六进行“义务加班”了,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每周如此,一直坚持到比赛的最后一个星期。

比赛前一天,“抽课”成为最令人紧张激动的一个环节,学生将从13门课程内抽出正式比赛时所要讲授的题目。抽课后,指导老师就会帮助学生顺稿。孙继老师表示,“由于学生写出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较为平实的书面语言,有时讲课语言的生动性有所欠缺,顺稿会让学生在讲课时把内容阐述得更加通俗易懂。”

顺稿是一个漫长且磨练人心智的过程,从抽中题目开始,老师和学生们便不眠不休,通宵备战一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仅仅3个小时的睡眠后,孙继老师继续和参赛同学一起备课直到下午1点比赛的到来。在此期间,他甚至连午饭都没有时间吃。

孙继谈到:“比赛促进学生讲课风格的形成,并练就了他们强大的心理素质。”对于想要把课讲好的同学,最基本的前提的是专业知识的储备;而对于想要在教学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专业知识储备和师范技能两样都要抓好,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的临场发挥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  ● 指导教师与学生合影 ● ● ●



风雨润桃李,黑白画春秋
三尺鲜青春,粉笔染白头
教育者,非为己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师者若水,润物无声;桃李争艳,四海承风
未来,重师学子定将笃行不息,逐梦高远
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一刻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文案 | 陈煜然 杨发萌希 宗州娟 任琪瑶

王苇 陈晓熠 陈田田 全子雄(实习生)

排版 | 宗州娟

封面 | 宗州娟

执行编辑 | 韩冰 沈薰玥 夏思扬(实习生)

责任编辑 | 胡帆 孙小珂


往期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